01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部省合作共建高校”——郑州大学的直属院系,源于1956年建校之初的政治系,是郑州大学最早成立的7个院系之一。学院下设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社会工作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政治系;拥有公共管理学和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中外政治制度、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公共管理(MPA)和社会工作(MSW)专业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三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智库——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均为B+等次。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在软科“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位居前12%。
学院师资队伍整齐,现有教职工105人,45岁以下教工68人,占比65%;专任教师89人(含专职科研人员7人)中,有正高级16人、副高级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9人,占总数75%;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访学经历教师24人。学院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政治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社会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社科名家、全省百名优秀理论人才、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称号36人次。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自)科基金项目3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1项,其他纵向及横向项目100多项。在 CSSCI、SSCI、SCI 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16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7部。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含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向党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20余份。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长期致力于塑造尊重人才的发展环境和包容、公平、开放的学术氛围,为人才成长创造机会、提供有利条件。学院良好的事业平台和物质待遇,将为各位英才的职业生涯提供可靠的保障。竭诚欢迎海内外英才加盟学院,希望与您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02招聘岗位及支持条件
PART.01招聘学科及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数字公共治理、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改进、社会保障等方向)
政治学(国家安全、国际政治、政治学理论)
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方向)
PART.02岗位要求
01学科特聘教授
分为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拔尖人才4个类型。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身体健康,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学术水平相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
4.拔尖人才申报人年龄要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申报人原则上不超过43周岁;
5.业绩突出的博士后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拔尖人才岗位。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
2.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发展平台;
3.提供安家费,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4.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符合条件的学科特聘教授还可安置配偶工作;
5.依托学校申报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国家资助、河南省资助(1:1匹配国家支持经费额度)、学校经费叠加支持。
02青年教师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3.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
5.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6.应聘者应满足相应的岗位业绩条件。
支持政策
03博士后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2周岁以下;
3.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
5.身体健康,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6.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具体业务条件和要求。
支持政策
(1)执行工资+科研绩效+国家河南省拨款叠加发放;
(2)执行专业技术九级工资;
(3)科研绩效分为Ⅰ、Ⅱ、Ⅲ三个档次,Ⅰ档为税前20万元/年,Ⅱ档为税前10万元/年,Ⅲ档为税前6万元/年;
(4)国家博新A类28万元、B类18万元、C类12万元三档发放,中原青年博新创新人才20万/年;
(5)博士后专项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4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2万元;
(6)合作导师和二级用人单位还可根据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量补发绩效奖励,与学校待遇叠加;
(7)提供博士后公寓,发放租房补贴。
03应聘方式
招聘采用邮件报名的方式,请应聘人员将本人详细简历发送至招聘单位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为“姓名+申请岗位”。
01简历内容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职称、职务情况;
科研成果情况:包括已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情况,已结项或在研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02联系电话
0371-67736778 (张老师)
0371-67739352 (陈老师)
03电子邮箱
rczpzzgl@zzu.edu.cn
Copyright@2022-2024 hgjobs.net 北京谷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